晚登正气歌阁旁有李文定公孝源望乡台石后则文定弟僧一超塔也

杰阁双林开,余辉薄天树。
炯炯含元精,巍巍托飞步。
缅惟经始时,西台泪空注。
遥招柴市魂,近息崖门怒。
物议滋狐疑,孤怀阻犹豫。
正直髯将军,一气群贤聚。
遂以忠臣心,永作法王护。
下眺望乡台,夷齐旧隐处。
在昔辟蚕丛,至今剩铁墓。
四山何苍苍,惆怅夕阳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正气歌》是南宋末年文学家文天祥所作,是一首七言古诗,作于公元1260年至1263年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深切关怀和坚定意志,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伟大的人格力量。

在这首诗中,作者写道:“晚登正气歌阁旁有李文定公孝源望乡台石后则文定弟僧一超塔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在晚时登上正气歌楼(可能是位于杭州西湖边的某座楼阁),看到旁边有一座李文定公的孝源望乡台,而在望乡台后面则是文定的弟弟僧一超所建的塔。这里提到的李文定公是指李芾,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曾任吏部尚书。而“孝源”则是指李芾的堂兄李孝源。

我们可以看出文天祥与李芾兄弟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共同关注和忧虑。此外,诗中的“正气歌”也可能指的是作者在面对国家危亡之际,仍然坚持正义、勇敢抵抗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