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馀春慢又尘新得柳蘼芜唐镜,属赋

淬水荷青,缄泥花碧,片月轻盈如许。调妆影事,侧帽芳情,漂梦更无寻处。应忆骊宫晓寒,星影初窥,翠娇红妩。奈云屏人远,菱枝吹散,暗随风絮。
还拾向、红豆花前,鬟云梳罢,赚尽轻怜低语。琴川水咽,绮阁苔侵,枉费断肠词赋。奁底春魂,漫招新样,点成一般凄楚。剩无情鸾影,真真千唤,个侬知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惜馀春慢又尘新得柳蘼芜唐镜,属赋》是宋代诗人姜夔的作品。这是一首咏物词,以柳、菊、梅三种植物为题,借写这三种花来抒写自己对故国山河的思念。此调又名《惜余春》、《绿阴春态》,前后段各四句,共四十字,上片首二句对仗工巧,下三句写景清丽;过片三句则化用典故,抒发故国之思。全词语言典雅,情韵悠扬,堪称千古咏柳名篇。

姜夔(1154年-1221年),中国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人。他是继苏轼之后,宋词中影响巨大的大家之一。姜夔一生仕途不如意,晚年隐居杭州西湖之滨。其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宋末四大诗人”。他的词作多描写自然景物,风格独特,善于运用白描手法,构思精巧,笔法清空奇巧,富有情趣。他的作品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被后世推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