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 寄内,和韵

荒邮晚照。瘦鬓青山笑。一片乱芜连古道。消得离肠千绕。
朱楼梦远如天。相思雁后花前。知道凤城寒早,征袍先与装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平乐·寄内,和韵》是一首由郭则沄创作的近现代诗歌。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郭则沄是20世纪初的诗人,其创作生涯跨越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深情而含蓄的风格著称,能够触动读者的心弦。
  1. 诗歌原文
    荒邮晚照。瘦鬓青山笑。一片乱芜连古道。消得离肠千绕。朱楼梦远如天。相思雁后花前。知道凤城寒早,征袍先与装棉。

  2. 诗歌赏析

  • 在这首诗中,郭则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荒邮晚照、瘦鬓青山等意象,构建了一种凄凉而又宁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孤独的情感体验。
  • 诗中的“一片乱芜连古道”,表达了一种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这种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增添了诗歌的深度与层次感。
  • “朱楼梦远如天”与“相思雁后花前”,则是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通过描绘梦中的楼阁与雁后的花丛,诗人传达了对家人的牵挂和等待。
  • 结尾两句,“知道凤城寒早,征袍先与装棉”,反映了诗人对家人深深的关怀以及自己即将踏上旅程的心理准备。这不仅是对自己未来的担忧,也是对家庭责任的一种体现。

郭则沄的《清平乐·寄内,和韵》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传承。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心境。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而言,这首诗提供了一扇了解过去与反思自我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