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痕旧陌,笛语荒邮,斜阳处处堪怜。折尽风流伤心,如梦如烟。蛮腰几番销减,甚相逢、偏是离筵。歌帘远,纵青青,好在回眼凄然。
谁信平生泥絮,笑江潭晚别,尔许缠绵。化作愁丝,他时断梦还牵。殷勤好留霜影,印秋痕、心上眉边。阳关曲,倚西风、空诉锦弦。
声声慢 · 赋秋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声声慢·赋秋柳》赏析
《声声慢·赋秋柳》,是郭则沄先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诗以“秋柳”为题,通过对柳树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
诗中的“鞭痕旧陌,篴语荒邮,斜阳处处堪怜。”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曾经繁华的道路现在显得破败而荒凉,夕阳西下,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这里的“鞭痕”,可能指的是过去繁忙的街道上马车走过的痕迹,“篴语”则可能是描述邮差在空旷的道路上行走的声音,这种声音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深度。
“折尽风流伤心,如梦如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风流”可能是指过去的繁华景象,而“梦如烟”则暗示了这一切如烟般消散,无法挽回。这种表达方式,既生动又富有哲理,让人不禁沉思。
“蛮腰几番销减,甚相逢、偏是离筵。”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蛮腰”,通常用来形容女子苗条的身姿,这里可能是比喻柳树的腰肢瘦弱。而“离筵”则可能指的是分别的场景,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离别时刻的不舍。
“歌帘远,纵青青,好在回眼凄然。”这一句可能是诗人的一种自慰之辞。他通过想象歌女的歌声能够传遍远方,即使杨柳青青,但回首往事,仍然觉得凄然。这种情感的转变,既展现了诗人的复杂内心世界,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声声慢·赋秋柳》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的词作。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