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 · 调寄

镫寒黍梦,筝乱絮痕,华年半侵哀乐。倚遍旧栏斜日,声声恼清角。东风懒,莺讯错。暗泪染、背花弦索。凤枝断,粉涴香黏,自分飘泊。
愁鬓送残山,阵雁来时,荒翠更非昨。问讯故国山色,何人主红萼。蘼芜恨,拚刬却。又怨写、燕泥帘幕。瘦吟苦,对诉新寒,除是归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应天长·调寄’是近代诗人郭则沄的作品,创作于光绪年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故国山河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叹。

郭则沄字啸麓,福州人,光绪进士,曾任国务院秘书长、侨务局总裁等职。他的诗词作品《应天长·调寄奉题公渚道兄碧虑馆词》中充满了浓郁的乡愁和时代感。词中描述了在斜阳下倚遍旧栏的情景,筝声乱絮,华年半侵哀乐,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词中的“镫寒黍梦,筝乱絮痕”描绘了一幅凄凉而美丽的画面,黍梦代表着过去的回忆,而筝乱絮痕则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过去的留恋,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

“倚遍旧栏斜日,声声恼清角”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怀旧情绪的场景。斜日下的旧栏,清角声声,让人不禁想起那些曾经陪伴过自己成长的往事。这种怀旧之情不仅是一种对过去的怀念,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担忧。

“东风懒,莺讯错”则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无力感。在这个季节里,春风似乎也变得慵懒,莺鸟的鸣叫声也显得错乱。这种描写不仅传达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也暗示了人生中的无常和变化。

郭则沄的《应天长·调寄奉题公渚道兄碧虑馆词》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也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词中情感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也可以从中汲取对于生活的态度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