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杂咏

山势纡回江水湾,孤城形胜占江山。
鲸涛驱石倾三峡,鸟道盘云入八蛮。
百里金汤凭地险,两朝兵燹忆时艰。
幸逢海内升平日,桑土绸缪莫等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枝江杂咏》是清代诗人陈德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历史内涵,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及对时局的深切关怀。以下是对《枝江杂咏》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枝江杂咏》的作者陈德荣,字廷彦,号密山,是清代直隶安州人。陈德荣于康熙五十一年中进士,后历任湖北枝江知县、贵阳知府以及安徽布政使等职。在任职期间,他不仅注重治理地方,还积极推行文化与教育的发展。他以“兴书院”著称,这不仅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也展示了他对文化复兴的追求。
  2. 诗歌主题:《枝江杂咏》通过描绘家乡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其中“山势纡回江水湾,孤城形胜占江山。”这两句诗生动刻画了枝江的山川景色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苦难的同情。如“两朝兵燹忆时艰”,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时期人民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安宁的向往。
  3. 艺术风格:《枝江杂咏》的语言精炼而富有力量,用词精准而不失韵味。诗中运用了大量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富有艺术魅力。例如,“鲸涛驱石倾三峡,鸟道盘云入八蛮。”这句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壮阔景象,也隐喻了国家在风雨中的坚韧不拔。

《枝江杂咏》不仅是清代文学作品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珍贵之作。它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成就,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