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形如醉翁,佝偻欲颠仆。
云林意蒙密,水石气局蹙。
严霜飞不到,青翠豁人目。
硕果缀余柑,小红亚天竹。
涧底数枝梅,横斜过石屋。
冻蕊参差开,含春媚幽独。
到此坐忘疲,欲往意还复。
乃知草木心,舒荣在岩谷。
我欲结茅庵,餐霞友麋鹿。
卸甲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卸甲沟》是一首清朝陈德荣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自然意象深受读者喜爱。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卸甲沟》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通过对山、云、水等元素的细致刻画,展现了一种与世无争的超然境界。诗中“山形如醉翁,佝偻欲颠仆”一句,通过夸张的艺术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敬畏;而“严霜飞不到,青翠豁人目”则通过对比强烈的色彩运用,突出了自然界的清新与生机。此外,诗中的“到此地坐忘疲,欲往意还复”,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更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这种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使得《卸甲沟》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的诗作,更是一首表达人与自然关系哲思的作品。
从艺术形式上看,《卸甲沟》采用了传统的五言绝句形式,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精炼的结构,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力度与节奏感。诗中的押韵和对仗工整,体现了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和对称美,同时也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诗歌技巧。例如“严霜飞不到,青翠豁人目”,不仅在音韵上和谐悦耳,而且在意境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从历史价值和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卸甲沟》作为清朝时期的诗歌作品,不仅承载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也为我们研究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状态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首诗也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教育价值。
《卸甲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现代文学作品,它以自然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内涵,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无论是从艺术形式还是从情感体验的角度,都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