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滩

山灵厌寂寞,推石堆山坳。
河伯怒驱之,奋作风雷号。
水头落云中,势与帆樯高。
舵工挟长技,一叶随惊涛。
撇捩转石罅,生死争秋毫。
瞬息数百里,东逝不可招。
我舟逆流上,飞泉洒林梢。
仆夫引竹缆,舟子刺松篙。
进尺还退寸,目瞪心摇摇。
势平流忽散,巨舰轻如毛。
暝色赴林壑,停泊傍渔舠。
吹火煮夜粥,共慰推挽劳。
重唇白甲鱼,出网鲜可疱。
掩篷读我书,斟酌樽中醪。
前滩名虎啸,西上更岧峣。
且复永今夕,何暇问明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飞鱼滩》是清朝陈德荣的作品,是一部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的古典文学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的内容:

  1. 创作背景:《飞鱼滩》创作于清朝康熙年间,陈德荣作为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曾在地方任职,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他利用自己在任期间的所见所闻,创作了这部描绘自然奇观与人文情怀的诗歌。
  2. 主要内容:《飞鱼滩》通过对飞鱼滩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生命的顽强。《飞鱼滩》中,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将飞鱼滩的景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诗中提到的水头的风雷、船夫与舵工的紧张劳作、舟行水上的刺激场景,都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色彩。
  3. 艺术特色:《飞鱼滩》在艺术上展现了陈德荣独特的风格。他的诗作既有豪放洒脱的气势,又有细腻入微的情感描写。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
  4. 文化价值:《飞鱼滩》不仅是陈德荣个人文学成就的代表,也是清朝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

《飞鱼滩》是一首表现力极强的文学作品,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都值得深入探讨。陈德荣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人在面对自然时应有的敬畏之心。读者可以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也能从中汲取生活的哲理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