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犀亭

过江一无事,独上燃犀亭。
野水意中绿,闲云人外青。
山深游魍魉,木落见精灵。
欲问升沉理,寒光照翠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燃犀亭》是一首古风诗歌,描绘了诗人独自登上燃犀亭的情景和所见的自然风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陈长镇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原文及翻译

  • “过江一无事,独上燃犀亭。”这句诗意味着作者经过江边后并没有其他事情需要处理,于是独自前往燃犀亭。这里的“燃犀”指的是点燃犀角照亮水中之物,象征着用智慧和勇气去探索未知的事物。
  • “野水意中绿,闲云人外青。”描述了诗人站在燃犀亭上远眺时所看到的自然景色。这里的“野水”和“闲云”分别指代广阔的江面和悠闲飘荡的云朵,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 “山深游魍魉,木落见精灵。”表达了诗人在深入山林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神秘与神奇。这里的“魍魉”是指古代传说中的妖怪,而“精灵”则指代那些隐藏在大自然中的神秘生物。
  • “欲问升沈理,寒光照翠屏。”诗人在这里想要探究事物的本质和道理,而“寒光照翠屏”则暗示着在这片寂静的环境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1. 创作背景:陈长镇的这首《燃犀亭》可能是在他的一次旅行或游览过程中所作。燃犀亭位于安徽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的翠螺山麓景区采石矶内,是一个充满传说色彩的地方。据说东晋将领温峤曾在此燃犀角照见水怪,而诗人可能因此被这个历史故事所吸引,从而写下了这首诗。

陈长镇的《燃犀亭》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历史和哲学的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