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少孤山

凌波依约赤城标,一柱重过客思遥。
天外狂澜如昔倒,镜中青黛为谁娇。
关山扼险云阴度,殿阁盘空日影摇。
记得文成征战地,夕阳孤岸草萧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过少孤山——陈长镇的古韵今思

《重过少孤山》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陈长镇创作,是一首七言律诗。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深切感慨,也寄托着对过往英雄的缅怀之情。

诗歌原文如下:“凌波依约赤城标,一柱重过客思遥。天外狂澜如昔倒,镜中青黛为谁娇。关山扼险云阴度,殿阁盘空日影摇。记得文成征战地,夕阳孤岸草萧萧。”

这首诗以“凌波”起兴,描绘了少孤山屹立不动的景象,象征着不屈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接着,作者用“一柱重过客思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无限遐想。

“天外狂澜如昔倒,镜中青黛为谁娇。”这句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他想象着那曾经的风云激荡,如同海浪般汹涌,而在镜中的青山依旧挺拔,仿佛在诉说着那些英雄儿女的故事。而“关山扼险云阴度,殿阁盘空日影摇。”则进一步描绘了少孤山周围的环境,山峦叠嶂,云雾缭绕,宫殿楼阁高耸入云,映衬着日影摇曳生姿。

“记得文成征战地,夕阳孤岸草萧萧。”这句话则回到了诗人自己的感受上,他在这片土地上见证了战争的残酷,感受到了自然的无情和岁月的无情。夕阳下的孤岸上,只有萧瑟的草木陪伴着他,这让他不禁想起了那些英勇的战士和朋友。

整首诗歌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满了历史的痕迹和人文的思考。它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古人的豪迈情怀,也让我们在现代生活中重新审视自己对于过去的认识和思考。通过这样的诗歌,我们或许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困境,以及他们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