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钱湘灵送春杂感

清镜功名老鬓华,雄心今已逐天车。
达憎狡兔谋三窟,闲笑游蜂放两衙。
浩荡醵斟春瓮酒,支离鏖战午瓯茶。
可怜不解维摩句,到处行吟著落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钱湘灵送春杂感》是清代常熟诗人陶式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诗人简介:陶式玉是清代的常熟人,他的作品在保存地方文化文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诗歌内容丰富、艺术感染力强,为研究清代常熟诗歌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2. 作品内容:陶式玉的《和钱湘灵送春杂感》以“和”的形式回应了朋友的钱湘灵关于春天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四季更替、自然景物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3. 文化价值:作为常熟地区的诗歌选集,这部诗集不仅展现了地方文化的瑰宝,还为后人研究清代常熟的诗歌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书中保存了许多未被别集收录的诗人佳作,显示了其广泛的文化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了解这些信息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征,还能够增进对中国古代文人生活与情感世界的感悟。《和钱湘灵送春杂感》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技巧,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受。

《和钱湘灵送春杂感》不仅是清代常熟地区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明珠。通过欣赏和学习这首古诗,不仅能领略到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理解古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