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寓东亭有感

避地五迁过,穷途万事魔。
矫情喧白昼,妄语倒清波。
铁面南人少,欺心北地多。
僮奴皆变性,懊恼奈愁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移寓东亭有感》是清代诗人陈式金的作品,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东亭的迁移经历,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反思。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
  • 陈式金,字以和,号寄舫,浙江人,因避地而多次搬迁。他秉性恬憺,收藏书法名画,精于鉴别,喜山水。陈式金筑别业于宅畔,名曰“适园”,园中画室曰“易画轩”。与人约画者,必以颂诗相易,一时四方名人投赠。平日里,陈式金以书画吟咏自娱。
  • 他的子羲唐丙戌进士,工部主事。
  1. 诗歌原文
    避地五迁过,穷途万事魔。矫情喧白昼,妄语倒清波。铁面南人少,欺心北地多。僮奴皆变性,懊恼奈愁何。

  2. 诗歌内容分析

  • 避地五迁过:描述了诗人因避地而被迫五次搬家的艰辛历程。
  • 穷途万事魔:表达了诗人在艰难困境中感受到的生活压力和内心迷茫。
  • 矫情喧白昼:形容人在困境中矫揉造作,虚张声势,与实际形成鲜明对比。
  • 妄语倒清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不满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铁面南人少:可能是指北方人正直廉洁,南方人则较为圆滑。
  • 欺心北地多:表达了对那些表面善良实则心怀叵测之人的不满。
  • 僮奴皆变性:可能指的是仆人都变成了具有独立意志的人,反映了主人与仆人之间关系的变迁。
  • 懊恼奈愁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深深忧虑。

《移寓东亭有感》不仅是陈式金艺术成就的体现,更是其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的反映。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揭示了其深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