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江邑乱信有感

萧萧芦荻鸣蛩急,蓬壁茅堂患卑湿。
烽烟远映江水寒,搔首苍茫百端集。
寻思往事总成空,行坐难安是处同。
偶逢相识意差慰,备述乡里心忡忡。
邻居三友称三子,力尽一朝同一死。
谢郎巷战志何坚,苏髯守贞称介士。
朱君骂贼万夫前,王丈出郭非其愆。
吾宗兄侄亦相继,数尽亲朋涕泪涟。
承平善恶无枉法,乱离玉石皆入劫。
毕生守礼未展眉,一死当成千载业。
阊阎在在燹成灰,路径梗塞尸为堆。
狡獍狂掉甫离邑,飞鼠𪘪齴又为灾。
仁者忽夭暴者利,强者攘前弱者悴。
太空不语意有在,昧者难知天理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闻江邑乱信有感》是清代诗人陈式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战乱时期江邑的荒凉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体现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的深刻反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陈式金(?—1867),字以和,号寄舫,清代江阴城内人。陈式金以其卓越的诗歌才华在清代文坛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诗歌作品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其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战乱频繁的年代,当时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陈式金作为一位文人,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深感忧虑并希望有所作为。因此,他创作了这首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作,希望能够唤醒人们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萧萧芦荻鸣蛩急:形容战乱时期的凄凉景象,芦苇丛中传来蟋蟀急促的鸣叫。
  • 蓬壁茅堂患卑湿:描述简陋的住所因为战乱而被雨水浸泡,显得更加低矮破旧。
  • 烽烟远映江水寒:远处的烽火映照出江水因战火而显得寒冷刺骨。
  • 搔首苍茫百端集:诗人因战乱而感到迷茫,思绪万千,百感交集。
  • 行坐难安是处同:无论走到哪里,诗人都感到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 偶逢相识意差慰:偶然遇到熟人,彼此交谈能稍微缓解心中的忧愁。
  • 备述乡里心忡忡:向熟人倾诉家乡的困境和自己的心情也难以平静。
  • 邻居三友称三子:描述邻里之间的互相支持,尽管面临死亡的威胁,仍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
  • 谢郎巷战志何坚:赞扬那些在巷战中展现出坚定意志的人物。
  • 苏髯守贞称介士:赞美那些坚守节操、保持高洁品质的人。
  • 朱君骂贼万夫前:称赞那些勇敢地站在正义一方,敢于挑战强敌的人。
  • 王丈出郭非其愆:认为那些因保卫家园而出走的人并非有罪。
  • 吾宗兄侄亦相继:自己的家族成员也接连遭遇不幸,使得诗人心中充满了悲伤。
  • 承平善恶无枉法:在乱世中,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道德评判,而和平时期则没有这种压力。
  • 乱离玉石皆入劫:在动乱中,无论是高贵还是低贱,都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 毕生守礼未展眉:一生遵循礼节却未能实现理想。
  • 一死当成千载业:宁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种精神值得传颂。
  • 阊阎在在燹成灰:城市被战火烧毁,一片狼藉。
  • 路径梗塞尸为堆:道路被废墟堵塞,尸体堆积如山。
  • 狡獍狂掉甫离邑:那些背叛民族的敌人刚刚离开了他们曾经占据的领地。
  • 飞鼠𪘪齴又为灾:飞蝗和老鼠等灾害接连不断地发生。
  • 仁者忽夭暴者利:那些仁义之士突然去世,而那些贪婪之徒却获得了利益。
  • 强者攘前弱者悴:强者抢占先机,而弱者只能落在后面。
  • 太空不语意有在:宇宙虽然寂静无声,但其中蕴含着深邃的意义。
  • 昧者难知天理邃:无知者难以理解天地间的道理是多么深远。

可以感受到陈式金对那个时代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他对于国家未来的深深担忧。在战乱中,人们不仅要面对生存的艰辛,还要承受心灵上的巨大创伤。这首诗通过对这些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