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期顿惊元旦死,妇戕其夫古无是。
贺节今年好语无,机兆祸先暗有使。
时过无何戒渐忘,悠悠举国谁预防。
横空贼至夜呼急,掩甲曳兵争出亡。
官不爱民民失庇,上下相乖多退避。
仁为父母虐为雠,保卫同心安可致。
万匪猖狂拥似蜂,杀人无数迫人从。
掘地坏垣万物毁,驰驱江上若当冲。
东乡义起乡团锐,日日当锋争奋励。
勇跃先登不顾身,直入南城坠诡计。
赤日当空汗雨挥,鼓衰力尽不成围。
天兵空望隔霄汉,民力日疲方寸乱。
先人陇上松楸无,茫茫四顾肠如断。
长物无多易束装,不嫌避地寄他乡。
扬帆挈眷过如海,栖息茅堂意黯伤。
六月十日渡江寄居海门太平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究《六月十日渡江寄居海门太平港》的文学魅力
文学作品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有一首名为《六月十日渡江寄居海门太平港》的诗,其作者为清代诗人陈式金。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都值得深入了解。陈式金号寄舫,以同知分发浙江不赴,他性格恬淡,收藏了众多名画书法,尤其钟爱山水,得元人超逸之致。他不仅在物质上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也在精神上寻求超脱和宁静。这种对美的追求和生活的哲学,使他能够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诗的内容是诗人在渡江后的寄居生活所引发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诗中提到“安期顿惊元旦死”,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而“贺节今年好语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忧虑。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不容忽视。陈式金运用了典型的宋代诗风,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志趣。此外,他的诗歌往往能触动人心,让人在品读之余,能够深思人生和社会的诸多问题。
《六月十日渡江寄居海门太平港》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它展示了一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思想情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以及文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这首诗不仅仅是文学上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面貌,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通过阅读这首《六月十日渡江寄居海门太平港》,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文学艺术,还可以从中汲取历史的智慧,思考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