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晚眺

屏翰雄三辅,川原贯八溪。
树扶双塔耸,云压万峰低。
废苑牛羊集,荒台鹳鹊啼。
钟声何处寺,幡影竹林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城上晚眺》是南宋诗论家严羽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古城周围的萧瑟景色和诗人登高远眺时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作者深刻的内心世界和对故乡的怀念。下面具体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 首联:“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
  • 次联:“江水东流无尽期,行人西去有还时。”
  • 第三联:“日落江头人尽望,烟消山外路初迷。”
  • 末联:“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遥遥。”
  1. 诗歌赏析
  • 景致描写:严羽在诗中通过对古城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这种描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荒凉景象,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 感情表达:严羽通过“归思凭高黯未消”这一诗句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思念,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旅途漂泊不定的感慨。
  • 哲理思考:此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人借助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意义、人生归宿等哲学问题的深思。
  1. 创作背景
  • 历史背景: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势衰微,文人墨客多感时代变迁之痛,严羽作为诗论家和诗人,其作品中往往体现了时代的沧桑和个人的心声。
  • 个人经历:严羽自身的生平和经历也为他的诗歌赋予了独特的情感色彩。作为一名生活在动乱时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时代感和个人情感色彩,使得《城上晚眺》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反思。

严羽的《城上晚眺》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人文景观。它通过精妙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人生、历史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