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 郊行

开花风。落花风。酒旗安顿小桥东。教人驻玉骢。
一重溪。两重溪。弱柳遮藏曲曲篱。黄莺独自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相思 · 郊行》是明末清初诗人陈世祥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对这首作品的相关介绍:

  1. 作者背景
  • 陈世祥,字善百,号散木,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人。明崇祯十二年(1639)举人,入清后官直隶新安县知县。他与冒襄、陈维崧等交往甚密,并有《含影词》二卷传世。
  1. 文学形式
  • 《长相思 · 郊行》是一首典型的词,由四首小令组成,每首都描写了郊游时的所见所感。这些小令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表达了词人的情感和思绪。
  1. 内容主题
  • 全词通过四季更迭的景物变化,反映了词人对于爱情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从花开到花落,季节的变换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美好时光的流逝。
  1. 艺术特色
  • 陈世祥在词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如弱柳遮藏曲曲篱和黄莺独自啼等,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感,也深化了词的主题。
  1. 情感表达
  • 《长相思 · 郊行》通过对四季变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爱情和生活的复杂情感。其中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逝去岁月的哀叹,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陈世祥的《长相思 · 郊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独特而富有魅力的例子。它展示了词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艺术创造力,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