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儿 · 春词

蝴蝶儿。拂花枝。纱窗小女学新诗。拈来微咏之。
倦则和花睡,双双似有私。相看陡地动人思。停毫不语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蝴蝶儿·春词》是明末清初诗人陈世祥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蝴蝶儿。拂花枝。纱窗小女学新诗。拈来微咏之。倦则和花睡,双双似有私。相看陡地动人思。停毫不语时。

  2. 作者简介

  • 陈世祥字善百,号散木,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人。他是明崇祯十二年(1639)的一位举人,入清后担任过直隶新安县知县的官职。
  1. 诗词背景
  • 《蝴蝶儿·春词》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推测可能与陈世祥的生活经历及时代背景有关。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蝴蝶儿·春词》中通过描绘少女与蝴蝶的互动,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的自然画面。这种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 虚实结合:诗中的“真胡蝶”与“画的胡蝶”,真假难辨,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得整首词的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
  • 情感细腻:诗中的“似有私”和“动人心思”等描述,细腻地表达了少女对蝴蝶的喜爱之情以及内心的微妙变化。
  1. 文化意义
  • 通过对蝴蝶的描写,《蝴蝶儿·春词》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流。
  •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蝴蝶常常被视为爱情的象征,诗中的蝴蝶也承载着类似的寓意。
  1. 鉴赏赏析
  • 从艺术技巧上看,这首诗的构思巧妙,用词精炼,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在情感表达上,这首诗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界的景象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蝴蝶儿·春词》作为陈世祥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艺术上有着较高的成就,而且在情感表达上也达到了深入人心的效果。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次生动描绘,更是对青春、爱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寄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