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 醉醒

惆怅梦魂何处,心烟一缕孤行。伴人幽月到疏棂。照破梦魂清冷。
醉也从教便醉,醒来依旧还醒。枕边诗句阿谁听。月送海棠花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江月·醉醒》是明代诗人陈世祥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的相关信息:

  1. 作者简介
  • 陈世祥,字善百,号散木,江南通州人。他生于明末清初,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和词人。他的生平事迹见于其作品《含影词》,该作品已由孙默刻入《国朝名家诗余》。他在明朝时曾是一名举人,后入清,担任过直隶新安县知县。在清朝灭亡后,他与冒襄、陈维崧等文人有过密切交往。
  1. 作品原文:《西江月·醉醒》原文如下:
    惆怅梦魂何处,心烟一缕孤行
    伴人幽月到疏棂,照破梦魂清冷
    醉也从教便醉,醒来依旧还醒
    枕边诗句阿谁听,月送海棠花影

  2. 作品赏析

  • 这首词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精神状态。其中,“惆怅梦魂何处”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奈,“心烟一缕孤行”则描绘了一种孤独而坚定的情感。
  • 词中的“醉也从教便醉,醒来依旧还醒”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与理想界限的模糊认识。这种既放纵又清醒的矛盾心理,体现了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
  • “枕边诗句阿谁听,月送海棠花影”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优美的氛围。月光下,海棠花的倩影仿佛在诉说着词人的心事,使得这个场景充满了诗意。
  • 总体来说,《西江月·醉醒》以其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情感和自然的独到理解。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状态和文化风貌。

通过对《西江月·醉醒》的详细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这不仅是对古代文学的一次探索,也是对现代人情感和思想的一次反思与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