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梦魂何处,心烟一缕孤行。伴人幽月到疏棂。照破梦魂清冷。
醉也从教便醉,醒来依旧还醒。枕边诗句阿谁听。月送海棠花影。
西江月·醉醒
惆怅梦魂何处,心烟一缕孤行。伴人幽月到疏棂。照破梦魂清冷。
醉也从教便醉,醒来依旧还醒。枕边诗句阿谁听。月送海棠花影。
译文:
我独自一人在梦中游荡,不知身在何处。我的心仿佛被烟雾笼罩,独自前行。月光伴随着我走过了幽静的小窗,映照出我心中的清冷。
喝醉了就随它去吧,醒来时还是清醒的。我在枕头边吟诵诗句,但又有谁能听见?月亮送来了海棠花的影子,陪伴着我。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梦境与现实的交错之作。首句“惆怅梦魂何处”,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孤独。接下来的两句,“心烟一缕孤行”,描绘了他独自一人在梦境中游荡的情景。这里的“心烟”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而“孤行”则表现了他的孤独和无助。
第三句“伴人幽月到疏棂”,进一步描绘了月光对诗人的影响。诗人仿佛被月光所包围,感受到了它的温暖和陪伴。这里的“幽月”和“疏棂”都是对月光的描绘,它们共同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第四句“照破梦魂清冷”,则是诗人对自己梦境的描述。他感觉自己如同被冰水浇灌一般,感到一种深深的寒意。这里的“清冷”不仅形容了梦境的寒冷,更是诗人内心孤独和寂寞的象征。
第五句“醉也从教便醉,醒来依旧还醒”,则表现出了诗人对酒的态度。他虽然沉醉于酒精之中,但醒来后却依然保持着清醒。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清醒认识和对梦境的淡然处之。
第六句“枕边诗句阿谁听”则描绘了诗人在梦中吟诵诗句的情景。然而,他却没有找到能听懂的人,只能将诗声化为月光,洒向大地。这里的“阿谁”是疑问词,表示诗人对于能否有人能够听懂他的诗句的期待和疑惑。
最后一句“月送海棠花影”则是对整首诗词的总结和点睛。诗人在梦中看到了美丽的海棠花影,而月光似乎也在默默为他送去温暖。这里的“送”字既表达了月光对诗人的关怀,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梦境的留恋。
这首《西江月·醉醒》通过描绘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及其对生活的态度。它既有深沉的哲理,也有生动的形象,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