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杯
【解析】 本诗为一首小令,描写一个女子相思寄情。“紫燕双双飞去”写燕子双双南飞,暗示着离别;“何处凭尔寄相思”以问句开头,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无书只有一红丝”写书信断绝,唯有用红线系在信笺之上寄给亲人;“郎问玉颜消否”,询问郎君是否注意到她的容颜已变;“如旧”是说虽然容貌改变,但与郎君的感情依然如故;“独宿绣房深”写独宿深闺,夜夜难眠;“床间留得凤凰琴”,留下凤凰琴
【注释】 图取:想取得。玉颜酡甚:形容酒喝得醉人,面颊发红的样子。多饮:指要多喝几杯。吹醒:把醉酒的人弄醒。畏东风:害怕春风。桃花要与尔相同:桃花也要跟你一样醉醺醺的。么(mò)红:同“末红”,即深红色。 【赏析】 此诗为惜花而作。首句写诗人想取得美人的芳容,以供一醉方休之用;第二句写饮酒之后,怕春风拂面,使美人酒醒;第三句写桃花也醉了,与美人一样;第四句写桃花也是深红色的,是美人醉妆的颜色
【注释】 ①“春人”:春天的景色。 ②“琼枝”:形容花朵的颜色像白玉一样。 ③“山茶花”:《红楼梦》中贾宝玉所喜爱的女子之一,名金钏儿。 【赏析】 《荷叶杯 其二 二首》共两首。这两首诗写春天的景象,第一句是说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第二、三句写花儿竞相开放,其中最惹眼的是山茶花、海棠花;第四句说花儿开得正盛,而“我”却无福欣赏;最后一句说花儿开得再好,也只是徒劳而已。全诗语言平实朴素,意境优美动人
【注释】: 雁二首:即《咏雁》之二。 写尽双双人字: 写尽,写出。 谁寄:谁把书信寄给我。 明岁雁门回: 明年春天,在雁门一带会合。 教衔织锦到龙堆: 请让我衔来织成锦缎的雁带,送到龙堆。 来么来: 来吧来吧。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飞雁的观察,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表达了对友人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注释】 雁:大雁 归:返回 高楼:高处的楼台。 赏析: 这是一首小令,写大雁飞来时发出“嘹呖一声”声,好像在向人诉说着什么,又像是不忍飞过“高楼”。词中运用比兴手法,以雁的鸣叫比喻人的愁思,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了,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思念亲人的心情
诗句:拍水。 翻译:拍打水面的声音。 注释:拍打水面,声音清脆。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拍打水面、彩鸳惊起、花里见欢时的情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人以拍水为引子,引出了彩鸳惊起的画面,又以花里见欢时的细节,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两舟相并弄溪碧,风逆得归迟,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留恋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 1.花浦: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2.翠烟香雨:形容春天的景色,像烟雾一样缥缈,像细雨一样飘洒。 3.吴女:指古代吴地的女子。 4.吹箫:吹奏箫管乐器。 5.细蛾攒绿倚轻桨:细长的眉毛像绿色,靠着轻快的小桨船。蛾是眉的别称,这里借指眉毛。 6.背红桥:背对红色的桥。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全诗以“细蛾攒绿倚轻桨”一句为中心词句,通过描写吴女听吹箫时的姿态和神态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景色的诗。全诗写诗人乘船停泊在荷花丛中,一醉方休的情景。“白莲”句是说荷花盛开,香气四溢;“夕阳”三句是写日落西山,斜阳映照在柳荫下;“飘洒”二句是写微风拂面,带来阵阵凉意。 【答案】 译文:船靠岸停泊在荷叶荷花丛中,我沉醉了。荷花盛开,香气扑鼻,夕阳西下,斜阳映在绿柳荫里,微风吹来,使人感到凉爽。 赏析:此诗为作者任杭州通判时所作。首句“舟舣”即指停船靠岸
注释: 1. 天半:天空的一半。 2. 砰雷激电:形容雨声大而猛烈,像雷和电一样的声音。 3. 龙见:指龙出现在天空中。 4. 黑云中:指乌云之中。 5. 打篷疏雨送凉到:指稀疏的雨点像打在篷布上一样,带来凉爽的感觉。 6. 又早:意为时间已经不早了。 7. 火轮红:指太阳如同红色的火轮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的景象。诗人通过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注释: 凉惬 —— 凉爽惬意。 雨珠风叶 —— 细雨打在树叶上,滴落成珠,仿佛是风吹过。 香靥 —— 女子的面颊像香粉一样红润。 碧绡衣 —— 绿色的丝绸衣裳。 并栖鸂鶒各偷眼 —— 两只鸂鶒鸟一起栖息,彼此偷偷地斜视对方的目光。 惊散 —— 被对方的斜视所惊扰,飞走了。 又双飞 —— 又双双飞舞起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荷花盛开的池塘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