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春归不惹愁。
辞春还与闷相勾。
草窠遍地碧如油。
莺舌已无前日滑,柳腰可似向来柔。
断肠都在最高楼。
浣溪沙·初夏
【注释】:
只说春归不惹愁。
辞春还与闷相勾。
草窠遍地碧如油。
莺舌已无前日滑,柳腰可似向来柔。
断肠都在最高楼。
【赏析】:
《浣溪沙》又名“小重山”、“玉楼春”,是唐教坊曲名。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或四仄韵,两平韵之间有一段衬字,共八句。词牌名的由来,一说因词中有“浣纱石”而得名。
“只说春归不惹愁”。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齐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可是春天的离去却带给人无尽的忧愁。诗人用“春归不惹愁”一句,抒发了自己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这里的“愁”不仅仅是指个人的哀愁,更是指一种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惋惜和留恋。
“辞春还与闷相勾”。春天的离去不仅带来了美景,也带来了人们的忧愁和困扰。因此,当春天离去时,许多人都会感到失落和郁闷。这里,诗人用“辞春还与闷相勾”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人们离别春天时的复杂心情。
“草窠遍地碧如油”。春天过去了,大地恢复了平静。草丛中的野花遍地开放,一片翠绿。这里的“碧如油”一词,用来形容草的颜色,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天过后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莺舌已无前日滑,柳腰可似向来柔。”莺鸟的叫声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清脆悦耳,柳树的枝条也显得不再那么柔软。这里的“前日”和“向来”都是用来比较过去的和过去的样子,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断肠都在最高楼”。无论在哪里,人们都会感到悲伤和无奈。在这里,诗人用“最高楼”来象征自己的孤独和无助。他站在高楼之上,眺望着远方的风景,却无法摆脱内心的忧伤和痛苦。
整首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春天离去后的变化进行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之情。同时,通过对比莺鸟和柳树的变化,也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