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处栽花,遍园林、寻常蹈袭。尽岁月、留枝养叶,补疏删密。骚客徒夸英正落,人间岂有花能实。看如今、两树占秋芳,成花国。
十日坐,旃檀席。五夜对,琼瑶壁。更红情不艳,白光如拭。浸玉寒泉明夜雪,助妆金盏酣朝日。是臣髡、饮酒最欢时,甘千石。
满江红 · 社集又赋红白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社集又赋红白菊》是清代诗人陈世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作品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在了解《满江红·社集又赋红白菊》的全诗内容后,可以进一步探讨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
从艺术手法上看,该诗采用了简练而有力的笔触,以“是处栽花”作为开篇,直接点明了主题——对花朵的赞美。诗句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如将花朵比作“骚客”,赋予其文人墨客般的风姿,增添了文学色彩。同时,“人间岂有花能实”这句反问更是将自然之美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本质的深思。
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满江红·社集又赋红白菊》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还体现了古人对于和谐、秩序与自然的深刻理解。诗中的“留枝养叶,补疏删密”等表述,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即万物皆有其规律,人与自然应相互尊重,共同维护生态平衡。
通过对《满江红·社集又赋红白菊》的赏析,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度。这种古典诗词不仅提供了审美享受,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哲理思考,值得人们深入挖掘和传承。
《满江红·社集又赋红白菊》作为陈世祥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更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蕴启迪着人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