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澄湖净绿,吹乍皱、熨难平。算如许春光,花朝花夕,花雨花晴。年年不教孤负,几闲人、于此费经营。逞尽莺花伎俩,奖成风月声名。
木兰艓子小于罂。随处有居停。但曲溪暂泊,招云可落,呼鸟能应。红尘半生劳攘,回首来、醒梦总难凭。便好乘风飞去,瑶天星斗晶晶。
木兰花慢 · 泛舟夜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木兰花慢·泛舟夜归》是由清代词人陈世祥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还通过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词人在自然与人文景观中寻求心灵共鸣的艺术追求。
《木兰花慢·泛舟夜归》的创作背景与作者陈世祥的生活经历紧密相关。词中的“漾澄湖净绿”,形容了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湖泊景象,这种景色常常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平和与喜悦。而这样的场景,也反映了作者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片刻宁静的愿望。
从内容上看,《木兰花慢·泛舟夜归》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理想境界。词中“算如许春光”四句,不仅勾勒出一幅春日湖光图景,更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不虚度光阴的哲思。同时,“年年不教孤负,几闲人”二句则透露出一种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繁忙之余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
在鉴赏方面,《木兰花慢·泛舟夜归》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成为经典之作。词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文本的表现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词人展现了他对美的敏感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从文化角度来看,《木兰花慢·泛舟夜归》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词中所描绘的湖光山色、季节变化等,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木兰花慢·泛舟夜归》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词作,还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信息的文献。它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时也传达了词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于喜爱古典文学和中国文化的朋友们来说,深入研究并欣赏这首词,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