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陌秋高,小窗风冷,篱边点缀轻黄。试下阶摘取,襟袖皆香。不是等闲桃李,趁芳菲、爱踏春阳。试看我、亭亭瘦影,尽耐严霜。
商量。欲拌一醉,借色染云笺,香沁诗肠。况谢庭觞咏,莫问柴桑。更少些儿俗韵,云髻畔、插满何妨。还乞取,花心花实,归献高堂。
凤凰台上忆吹箫 · 咏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凤凰台上忆吹箫·咏菊》赏析
在清代,有一首名叫《凤凰台上忆吹箫·咏菊》的词,作者是陈蕴莲。这首词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
词中描绘了广陌秋高,小窗风冷,篱边点缀轻黄的景象。作者试下阶摘取,襟袖皆香,表达了自己对菊花的喜爱之情。他写道,”不是等闲桃李,趁芳菲,爱踏春阳”。这句话透露出他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即并非所有花朵都是轻易可以欣赏的,只有那些能经得起严霜考验、傲然挺立的花才值得人们去珍惜和爱护。这种精神也体现了作者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陈蕴莲通过这首词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他的诗作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凤凰台上忆吹箫·咏菊》是清代词人陈蕴莲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菊花的娇媚。词中的“广陌秋高,小窗风冷,篱边点缀轻黄”生动地勾勒出了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而“试下阶摘取,襟袖皆香”则展现了诗人亲身体验大自然之美的喜悦与满足。
这首词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美的赞颂,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述,我们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对生命坚韧和纯洁之美的理解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