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读苏文忠集

一镫微荧照孤檠,坐倚陈编发高咏。
平生颠倒为公诗,冷玉寒泉秀相映。
忆昔真仁符道泰,相从京洛风流盛。
好士朝逢六一贤,奇才老识宫中圣。
岂意宸谟一朝变,天启谗人干国柄。
名成高众亦何益,用已得时嗟未竟。
世事苍茫难可料,纷华百战犹能胜。
至今一字如琼瑰,当时片语伤机阱。
流谪蛮荒赊一死,历将艰阨试豪横。
歌侪同谷意犹放,表谢韩公语无佞。
十年尘劫扫空华,万里江山助清夐。
磨砻或者天有意,忠謇直为神所敬。
百回不厌整襟读,再拜敢持轻语评。
诗成月落星斗稀,门外寒虫不堪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读苏文忠集》是清朝陶邵学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夜里独自阅读苏轼文集的情景。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作品:

  1. 作者背景
  • 作者简介:陶邵学,字子政,又字子源,番禺人。他曾中了光绪甲午进士,官至内阁中书。他还有《颐巢类稿》一书,但具体生平不详。
  • 诗作时代:此诗创作于清末民初时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心境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1. 诗词原文
  • 原文展示:《秋夜读苏文忠集》一镫微荧照孤檠,坐倚陈编发高咏。平生颠倒为公诗,冷玉寒泉秀相映。忆昔真仁符道泰,相从京洛风流盛。好士朝逢六一贤,奇才老识宫中圣。岂意宸谟一朝变,天启谗人干国柄。名成高众亦何益,用已得时嗟未竟。世事苍茫难可料,纷华百战犹能胜。至今一字如琼瑰,当时片语伤机阱。流谪蛮荒赊一死,历将艰阨试豪横。歌侪同谷意犹放,表谢韩公语无佞。十年尘劫扫空华,万里江山助清夐。磨砻或者天有意,忠謇直为神所敬。百回不厌整襟读,再拜敢持轻语评。诗成月落星斗稀,门外寒虫不堪听。
  1. 诗意解读
  • 情感表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苏轼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经历的感慨。
  • 思想境界:诗中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以及对历史的深沉思考。
  1. 文化价值
  • 历史价值:这首诗是研究清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参考材料,对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有很大帮助。
  • 艺术鉴赏:诗句优美,意境深远,是学习古典诗歌写作技法的宝贵资源。
  1. 社会影响
  • 读者共鸣:诗中的情感和思想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思考。
  • 教育意义:这首诗可以作为教育工具,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次意义和社会价值。
  1. 现代应用
  • 文学创作:在现代文学创作中,可以借鉴这首诗的风格和手法,创作出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作品。
  • 文化交流:通过这首诗,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增进国际间的友谊和合作。
  1. 学术研究
  • 文献研究:学者可以通过研究这首诗来了解当时的文学风貌和社会背景。
  • 比较研究:可以将这首诗与其他同期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1. 旅游开发
  • 景点建设:可以将这首诗作为旅游景点的标识,吸引游客参观。
  • 文化传播:通过举办诗歌朗诵会、书法展览等活动,将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传递给更多人。

《秋夜读苏文忠集》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思想的作品,也是清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和深远的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欣赏。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