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起流莺绕树飞,乍开倦眼赏芳菲。
恨随柳线论长短,人向梅花较瘦肥。
药与病魔争岁月,花留娇鸟弄春晖。
今番别有天然趣,一径苍苔独掩扉。
春日病后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陆祖瀛的《春日病后作》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抒发病后感受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作者简介:《春日病后作》的作者是陆祖瀛,字苇杭,汝猷子,是清代的一位诗人。陆祖瀛著有《懒吟诗草》,其作品以抒情为主,风格细腻含蓄。
诗歌原文:惊起流莺绕树飞,乍开倦眼赏芳菲。恨随柳线论长短,人向梅花较瘦肥。药与病魔争岁月,花留娇鸟弄春晖。今番别有天然趣,一径苍苔独掩扉。
诗意解析:首联“惊起流莺绕树飞,乍开倦眼赏芳菲”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流莺被惊起而绕树飞舞的生动画面,和人们因病后初见春色而显得有些疲倦却又忍不住欣赏这美好景色的心情相映成趣。颔联“恨随柳线论长短,人向梅花较瘦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一种自嘲和不满。柳线和梅花的长短、丰满程度引发了作者的感慨,暗含着病后对生命流逝的无奈。颈联“药与病魔争岁月,花留娇鸟弄春晖”则进一步强调了疾病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同时表现了春天生命力的顽强。尾联“今番别有天然趣,一径苍苔独掩扉”则是对整首诗情感的升华,表达了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珍惜。
艺术特色:这首诗通过精细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不易。陆祖瀛在创作中融入个人的体验和感悟,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和自我反思。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能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日之中。
《春日病后作》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春天的美丽,还深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体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品鉴,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