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怨自题拈花小影

杨柳烟斜。海棠风细,春去些些。帕冷鲛绡,尘封鸾镜,人在天涯。
可怜锦瑟年华。尽一例、飘零落花。十二重楼,三千弱水,隔着侬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陆茜是《早春怨·自题拈花小影》的作者。这首古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离去时的景象,以及作者对时光流逝的哀愁与无奈。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陆茜:陆茜是清代的诗人,她的诗歌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著称。陆茜的生活背景不详,但据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来看,她很可能生活在江南一带,那里的风景宜人,文化氛围浓厚。
  1. 诗歌原文
    杨柳烟斜。海棠风细,春去些些。帕冷鲛绡,尘封鸾镜,人在天涯。可怜锦瑟年华。尽一例、飘零落花。十二重楼,三千弱水,隔著侬家。

  2. 诗歌内容解析

  • 杨柳烟斜,海棠风细,春去些些:这些意象勾勒出一幅春天即将结束的画面,杨柳轻摆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
  • 帕冷鲛绡,尘封鸾镜: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她对现实的无力感。
  • 人在天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身处他乡,无法与亲人团聚的深切孤独。
  • 可怜锦瑟年华,尽一例、飘零落花:这两句强调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 十二重楼,三千弱水,隔著侬家:这里的“十二重楼”、“三千弱水”等意象,既富有神话色彩,也象征着诗人心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和阻隔。

陆茜的《早春怨·自题拈花小影》不仅是一首情感深沉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命、时间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能领略到陆茜独特的艺术风格,还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体会到人类共同的悲欢离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