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观音寨移避大头陇寄弟葵心长沙

连天烽火起埃尘,荆棘丛中伏几旬。
路隔干戈归梦阻,心惊鼙鼓徒居频。
不应大块难容我,已入深山尚畏人。
自笑老来攀绝壁,化猿岭徼石磷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由观音寨移避大头陇寄弟葵心长沙》是清代诗人陈起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更深入地探讨这首诗及其创作背景、主题和艺术特色:

  1. 诗歌原文
    连天烽火起埃尘,荆棘丛中伏几旬。
    路隔干戈归梦阻,心惊鼙鼓徒居频。
    不应大块难容我,已入深山尚畏人。
    自笑老来攀绝壁,化猿岭徼石磷磷。

  2. 作者简介
    陈起书,字通甫,号松心,是清代湖南郴州的著名诗人。他不仅是贡生,还是一位有志于教育的人,曾任候选训导。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其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3.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由观音寨移避大头陇寄弟葵心长沙》以烽火连天的乱世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在战火纷扰中的无奈与辛酸。通过描绘连绵的战事与遍地荆棘的环境,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安与恐惧。这种描绘方式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使读者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诗人的心境。
  • 情感表达:诗中的“路隔干戈归梦阻”和“心惊鼙鼓徒居频”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的厌恶。而“不应大块难容我,已入深山尚畏人”则体现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和孤独感。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无奈的情感画卷。
  1. 诗歌主题
  • 家国情怀:虽然诗中没有直接表达强烈的爱国情感,但通过对战争背景下的个人遭遇的描述,间接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 隐逸思想:陈起书的生平和作品常常流露出一种对世态炎凉的超然态度,以及向往远离世俗纷扰、隐居山林的生活理想。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烽火、荆棘、干戈等意象,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语言风格:陈起书的语言简洁而不失深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深沉的情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苍凉的美,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

《由观音寨移避大头陇寄弟葵心长沙》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流传下来,它还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作者的心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于喜爱古代文学和历史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魅力的一个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