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此荒郊象,先生亦怆然。
当年干净地,此日奈何天。
勋业垂江上,沧桑又变迁。
谁为后死者,泪洒墓门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睹此荒郊象,先生亦怆然。
当年干净地,此日奈何天。
勋业垂江上,沧桑又变迁。
谁为后死者,泪洒墓门烟。
《拜薛畏斋先生祠》是清代诗人陶育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感慨。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品原文:
睹此荒郊象,先生亦怆然。当年乾净地,此日奈何天。
勋业垂江上,沧桑又变迁。谁为后死者,泪洒墓门烟。
作者简介:陶育,字子章,号紫阳山人,清代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古体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和思考。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荒郊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已故薛畏斋先生的缅怀之情。诗中的“当年乾净地,此日奈何天”描绘了先生生前的光辉岁月与现在荒凉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同时,诗人通过提问“谁为后死者”,表达了对后人继往开来的期待和哀叹。最后,“泪洒墓门烟”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悲伤的情感状态和对逝者的深切哀悼。
《拜薛畏斋先生祠》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历史人物怀念之情的古诗,也是一篇富含哲理与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