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凉如水浸窗纱,何处悲声起暮笳。
欲觅迢遥千里梦,可怜消瘦半庭花。
露零荒沼莲房冷,风紧遥空雁字斜。
漫道莼鲈滋味好,三吴归去已无家。
秋夜感怀时羁旅桂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感怀时羁旅桂林》是一首由清代诗人陈丽芳创作的文学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对远方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旅途劳顿而带来的孤独和哀伤。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作者的孤寂与思乡之情。诗中的“月凉如水浸窗纱,何处悲声起暮笳”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带有凄凉氛围的夜晚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寂寞和对家的渴望。
诗中还体现了对遥远家乡的怀念。“欲觅迢遥千里梦,可怜消瘦半庭花”透露出对家乡美好记忆的追寻以及对现实中自己憔悴状态的无奈感叹。这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现实的对照,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中也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漫道莼鲈滋味好,三吴归去已无家”反映了诗人虽身处异地但心念故土的情感,尽管物质上的诱惑可能令人向往,但精神上的归属感才是支撑其前行的动力。
这首诗不仅是陈丽芳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一种反映。在动荡的历史时期,许多人像陈丽芳一样,身在异乡却心系故土,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在当时的文人作品中颇为常见。
《秋夜感怀时羁旅桂林》是一首表达作者内心孤独、思乡及人生感慨的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自身状态的反思,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对于喜欢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思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