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尽冬青树上枝,田歌义等采薇词。
老为北客心犹壮,隐异南阳事可师。
结屋不愁无隙地,荷锄谁分枉清时。
逸民旷发儒林藻,汗简长留百代思。
章丘怀顾亭林先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章丘怀顾亭林先生》是一首由清代诗人陈克家创作的七言律诗。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历史人物顾亭林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本人在动荡时期的生活和情感状态。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处于社会动荡和国家危机的时期。清朝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陈克家作为一介书生,不得不投身军幕,参与抗击外敌的战斗。这样的时代背景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深刻的时代感和强烈的个人情感,也使得其作品具有更深层的意义和价值。
陈克家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对历史的感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诗中的“泪尽冬青树上枝”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老为北客心犹壮”则反映了诗人尽管年岁已高,仍保持一颗不屈的心。此外,“结屋不愁无隙地,荷锄谁分枉清时”更是体现了诗人虽身处乱世但仍保持知识分子的清高和独立。
通过对陈克家生平及其诗歌的分析可见,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历程,更是那个时代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他的诗歌不仅是情感的宣泄,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批判。《章丘怀顾亭林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研究清代文学、尤其是士人心态的重要文献。
陈克家的这首诗不仅以其深邃的历史感悟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研究清代文人心态和社会变迁的重要文献,同时也因其精湛的艺术成就被后世广泛传颂。通过深入研究和欣赏这类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与文化的交织,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