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岁云暮,迢迢梦欲归。
诗囊载山色,城柝迟朝晖。
雪凛重云黯,江空一雁飞。
遗书封寄处,老泪满征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忽忽岁云暮,迢迢梦欲归。
诗囊载山色,城柝迟朝晖。
雪凛重云黯,江空一雁飞。
遗书封寄处,老泪满征衣。
《留别敬修》
陈鸿的《留别敬修》,是一首充满深情的七言律诗,它以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了与敬师分别的情景。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师友间情感的重视,也反映了作者在自然景物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倾向。
诗中的“浪游行橐倍萧然,但有山僧送上船”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行囊虽满,却如鹤般孤寂;而“月白不堪莲社别,日高难恋竹房眠”则透露出一种无法割舍的情绪,月光之下的告别显得尤为凄凉。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了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
“晓粮载少癯同鹤,秋思悲多乱似蝉”则进一步加深了这个场景的感伤色彩,清晨的粮食寥寥无几,如同消瘦的鹤一般清冷;秋天的思绪如同乱鸣的蝉,充满了悲凉。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安。
最后一句“后夜忆师空梦寐,淮城东畔寺门前”,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异地,但心中的思念却如同梦境一般挥之不去,总是梦见那位敬师的身影在淮城的东畔寺庙前出现。这种表达方式既形象又富有象征意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感情和对师友不舍的情感。
《留别敬修》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古诗,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深深感受到作者对师友之间情感的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