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芸敏京师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
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
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
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
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
僧房独榻亦何有,垂稿忽怨缁沾衣。
春来补被还相依,西山日落烟霏霏。
骖鸾夜静呼灵妃,诗成且复忘朝饥。
人生何处更称意,看取沧桑日夜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芸敏京师》是清代诗人陈书(伯初)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人生沧桑的感慨。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陈书(伯初),字伯初,晚号木庵,侯官人。他是光绪乙亥举人,曾任博野知县。他的文学作品有《木庵居士诗》传世,而《寄芸敏京师》则是其代表作之一。
  2. 诗歌原文:《寄芸敏京师》的全文如下: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何有,垂稿忽怨缁沾衣。
  3. 诗歌解析:《寄芸敏京师》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表达了与朋友离别时的不舍,还反映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四季变化的描述和对友情的抒发,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富有生活气息。这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寄芸敏京师》不仅仅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古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与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展示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