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幼春岁暮杂感原韵

出身何地见奇才,廊庙今应逊草莱。
乌鹊依栖无大树,凤凰飞去有空台。
病愁伴我艰辞绝,消息惊人怕递来。
柳下首阳惟自择,此中工拙莫疑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步幼春岁暮杂感原韵》是一首近现代的诗作,由诗人陈瑚(沧玉)创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时政和国家命运的感慨及对未来的忧虑。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陈瑚(字沧玉),号枕山,别号趣园、趣园处士。他生活在清末民初,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动荡,许多文人墨客都在这一时期表达了他们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2. 诗作原文:出身何地见奇才,廊庙今应逊草莱。乌鹊依栖无大树,凤凰飞去有空台。病愁伴我艰辞绝,消息惊人怕递来。

  3. 诗歌内容解析:首联“出身何地见奇才,廊庙今应逊草莱”表明了诗人对个人才华的认同及其对社会现状的批评。颔联“乌鹊依栖无大树,凤凰飞去有空台”则描绘了政治上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颈联“病愁伴我艰辞绝,消息惊人怕递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紧张氛围和诗人对信息的畏惧。尾联“柳下首阳惟自择,此中工拙莫疑猜”则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仍保持独立思考和选择的决心。

  4. 文化与历史价值:《步幼春岁暮杂感原韵》不仅仅是一首诗,它也是那个时代的文化象征和社会批判的体现。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诗人对于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在当今时代,这首诗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提醒人们要关注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以及在面对挑战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精神。

《步幼春岁暮杂感原韵》不仅是陈瑚个人情感和思想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缩影。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遭遇,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心声。对于研究近现代文学、历史以及中国社会变迁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