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新城道,舟移镜里天。
湖宽迟鸟路,水暖上渔烟。
泽国吾乡似,归程客梦先。
片帆从此去,泛宅霅溪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向晚新城道,舟移镜里天。
湖宽迟鸟路,水暖上渔烟。
泽国吾乡似,归程客梦先。
片帆从此去,泛宅霅溪边。
《召伯堰》是一首由清代诗人陆元鋐创作的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召伯堰》的作者是陆元鋐,字冠南,号彡石,是桐乡人。陆元鋐曾于乾隆丁未年中进士,并历任高州知府等职。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包括《青芙蓉阁诗钞》等作品。陆元鋐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代风貌,其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诗歌内容:《召伯堰》通过描绘晚霞映照下新城道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游子的孤独心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舟移镜里天”和“水暖上渔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归程和故乡之间的深刻思索,以及对远方客人梦境的细腻描写。
诗歌风格:《召伯堰》的语言精炼,韵律和谐,充满了陆元鋐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还展示了其在自然景观描绘上的独到见解。陆元鋐的诗歌往往能以简驭繁,用寥寥数语勾勒出广阔的意境,使得读者能够在品读之余,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哲思深度。
通过对《召伯堰》及其创作背景的分析,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陆元鋐深邃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清代诗歌风貌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