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 杜鹃

东风咽。杜鹃帘外啼红血。啼红血,一枝竹影,半庭残月。
当年幽恨凭谁说。乡关望断真凄绝。真凄绝。不如归去,旧时宫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秦娥·杜鹃》是清代诗人陆凤池创作的一首词作。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陆凤池,字秀林,青浦人,祖籍安徽泾县。他曾任青浦知县,并有文集《梯仙阁集》传世。陆凤池不仅在政治和文学上有所成就,还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
  1. 原文及翻译
  • 原文:“东风咽。杜鹃帘外啼红血。啼红血,一枝竹影,半庭残月。”
  • 译文:东风声咽,窗外杜鹃鸟啼叫如同鲜血般鲜红。那一声声啼鸣,映入眼帘的是一树枝条的影子和半庭中的残月。
  1. 诗词赏析
  • 意象生动:词中的“东风咽”和“红血”形象鲜明地描绘了春天的氛围,而“竹影”、“残月”则增添了一份清冷与寂寞。
  • 情感深沉:“啼红血,一枝竹影,半庭残月”不仅描绘了杜鹃鸟的美丽与悲切,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 意境开阔:整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构建了一个幽深寂寥的空间,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1. 创作背景
  • 陆凤池生活在清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也是词赋兴盛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词作自然带有时代的气息和文人的审美趣味。
  1. 艺术特色
  • 用典贴切:该词运用了很多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和典故,如“梨花”“春水”,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古典美的韵味。
  • 情景交融:通过描绘具体的自然场景来抒发情感,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直接和深刻。
  • 语言优美:陆凤池的词作语言华美且富有音乐性,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忆秦娥·杜鹃》不仅是陆凤池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其时代背景下的文化产物。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