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楼台倒影入池塘

半亩池塘暗水通,楼台分影幻神工。
河山返照冰轮里,亭馆横陈玉镜中。
午日穿林光潋滟,晓风拂岸碧玲珑。
尘寰色象从来有,探到源头事事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楼台倒影入池塘》是清代诗人陈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进行详细的解析:

  1. 诗歌原文
    半亩池塘暗水通,楼台分影幻神工。
    河山返照冰轮里,亭馆横陈玉镜中。
    午日穿林光潋滟,晓风拂岸碧玲珑。
    尘寰色象从来有,探到源头事事空。

  2. 内容解析

  • 半亩池塘暗水通:这句诗描绘了半亩大小的池塘水面上,清澈的水流与四周环境形成了一个隐秘的空间。”暗水通”意味着池塘里的水流动着,但外界却难以察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感觉。
  • 楼台分影幻神工:诗人通过“分影”这一意象,将楼台的影子投射在水塘中,形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画面。这里的“神工”表达了楼台影子的神奇和精巧,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震撼。
  • 河山返照冰轮里:这句诗以“河山返照”为背景,描绘了太阳照射下的美景。”冰轮”即指月亮,诗人用”返照”来形容太阳的光芒反射在月亮上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
  • 亭馆横陈玉镜中:“亭馆横陈”指的是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水中,如同镜子一般映照着周围的景色。这句诗强调了建筑之美以及它们倒影在水中的优雅姿态。
  • 午日穿林光潋滟:这里描述的是中午时分阳光穿过树林的景致。”潋滟”形容阳光在水面上的闪烁和波动,给人一种明媚而温暖的感觉。
  • 晓风拂岸碧玲珑:这句诗描绘了早晨微风拂过岸边的情景。”碧玲珑”形容晨风轻拂下水面的波纹,呈现出清澈透明的美感。
  • 尘寰色象从来有: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即世间万物的色彩和形象都是不断变化和消逝的。这句话暗示了对现实世界无常性的思考。
  • 探到源头事事空:最后一句诗以“探到源头事事空”来表达诗人对于万事万物本质的思考。这句话意味着探索事物的根本原理时会发现一切都归于虚无,反映了一种超脱物欲的人生态度。

《赋得楼台倒影入池塘》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美学价值。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世界本质的思考,是清代诗歌中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