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不五车休论学,才非八斗莫吟诗。
入青莲室门何在,登浣花堂路未知。
呕出心肝方稳练,放开手眼始神奇。
个中犹有真消息,欲辩忘言请自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书不五车休论学,才非八斗莫吟诗。
入青莲室门何在,登浣花堂路未知。
呕出心肝方稳练,放开手眼始神奇。
个中犹有真消息,欲辩忘言请自思。
《与友人论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作于公元759年冬。当时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因受权臣的排斥和迫害而生活困顿,他以诗歌抒发自己的悲愤。
这首诗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诗中,杜甫首先对友人论诗提出了批评。他指出,有些朋友虽然“学古”,但并未真正领会“道”的要领;他们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没有深入到诗的精神实质中去。接着,他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真正的诗歌应该能反映时代的特点,揭示出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它应该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唤起人们的感情。
杜甫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坚定信念。他认为,只要努力实践、不断探索,总有一天会创造出不朽的杰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