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发长春寄别送行诸君子

渡海瞻天亘七旬,衰癃乞得自由身。
永怀旰食勤求瘼,习见谦光笃善邻。
有忍故能当大任,不和敢说是忠臣?
临分哽咽还延跂,周汉中兴匪异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车发长春寄别送行诸君子》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陈宝琛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作者背景
  •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他是一位汉族诗人,以其深邃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
  1. 创作背景
  • 陈宝琛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感怀与不舍。诗中反映了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深刻关怀,以及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展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1. 诗歌内容
  • 诗中首句“渡海瞻天亘七旬”描绘了他跨越重洋,仰望星空的场景,象征着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和对理想的追求。次句“衰癃乞得自由身”则表达了他在历经艰难之后,终于获得自由之身的喜悦。
  • 接下来的诗句“永怀旰食勤求瘼,习见谦光笃善邻”展示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对和平友好邻邦的向往。最后一句“有忍故能当大任,不和敢说是忠臣”强调了他以忍耐和智慧应对挑战的决心和勇气。
  1. 艺术特点
  • 陈宝琛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精炼的文字传达深刻的思想情感,展现了其精湛的艺术造诣。
  • 在形式上,这首诗遵循了传统诗歌的规范,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使得整首诗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新意。

《车发长春寄别送行诸君子》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陈宝琛一生精神风貌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国家、对社会的深厚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