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盦九日

老向人间尚眼明,见君喜又见新京。
风光渐共山川异,心力犹能道路轻。
救世匹夫俱有责,忘家我辈岂无情?
年年来和重阳什,北海羁居苦待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提供的网页链接中的内容是关于苏轼的《次韵苏盦九日》的详细信息,包括诗歌的背景、原文和赏析。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在宋代文学史上,他的地位非常重要。
  1. 诗歌原文
    老向人间尚眼明,见君喜又见新京。
    风光渐共山川异,心力犹能道路轻。
    救世匹夫俱有责,忘家我辈岂无情?
    年年来和重阳什,北海羁居苦待清。

  2. 诗歌解析

  • “老向人间尚眼明”:表达了诗人尽管年岁已高,但依然拥有敏锐的洞察力,能看到世间的美好。
  • “见君喜又见新京”:描述了与朋友相见时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新事物的好奇与追求。
  • “风光渐共山川异”: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变迁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世事变化的敏感。
  • “心力犹能道路轻”:表明尽管年老体衰,但诗人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轻松的心态。
  • “救世匹夫俱有责”:强调了每个人都肩负着改变世界的责任,即使个人力量微小也要有所作为。
  • “忘家我辈岂无情?”: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即使身处困境也不失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 “年年来和重阳什”:可能是指每年重阳节都要聚在一起庆祝,表达了对友情的重视和珍惜。
  • “北海羁居苦待清”:描述了自己因政治原因而长期流放在外,渴望回归家乡的心情。

苏轼的《次韵苏盦九日》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哲理思考也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和借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