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松客

扪腹朝朝累大官,雪中屋暖不须宽。
关山仍岁来奔问,涧谷无心及考槃。
谁解倒悬苏世患,忍持迂论责君难?
辽东毕竟龙兴地,四海横流底得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答松客》是陈宝琛于清代创作的诗歌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的衰落和民国的变革,这在他的诗作中也有所体现。陈宝琛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学者和政治家,他在晚清时期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其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因此,《次韵答松客》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清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陈宝琛在《次韵答松客》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的“扪腹朝朝累大官,雪中屋暖不须宽”体现了他对现实政治斗争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比“关山仍岁来奔问,涧谷无心及考槃”的诗句,诗人展现了他对自然界与政治环境的对立关系的理解,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伤。

《次韵答松客》的创作背景同样值得探究。陈宝琛生活在清末民初这个动荡的时代,社会变革和政治斗争频繁发生。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时代变迁和国家未来的忧虑。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陈宝琛试图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感慨。

《次韵答松客》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陈宝琛的个人经历、思想情感以及所处的历史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