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赋得霜高初染一林丹

费尽清霜染,初成一树丹。
秋痕增绚烂,天意洗荒寒。
蠹叶披云锦,虬柯灿海珊。
燕脂谁乍洒,雁影昨低盘。
斜照中边彻,西风昼夜乾。
斋钟枫阪寺,画稿蓼花滩。
绮丽春光并,高华晚景难。
瑰材逢圣代,臣节寸忱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乡试赋得霜高初染一林丹》是近现代诗人陈宝琛所作,全诗如下

费尽清霜染,初成一树丹。
秋痕增绚烂,天意洗荒寒。
蠹叶披云锦,虬柯灿海珊。
燕脂谁乍洒,雁影昨低盘。
斜照中边彻,西风昼夜乾。
斋钟枫阪寺,画稿蓼花滩。
绮丽春光并,高华晚景难。
瑰材逢圣代,臣节寸忱。

陈宝琛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首联“费尽清霜染,初成一树丹”开篇即以清霜为墨,渲染出一种萧瑟而又美丽的秋意。颔联“秋痕增绚烂,天意洗荒寒”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丰富多彩和大自然的肃杀之美。颈联“蠹叶披云锦,虬柯灿海珊”则通过蠹叶和虬柯的形象,赋予了树木以生命力和美感,形成了视觉与触觉的完美结合。

尾联“斋钟枫阪寺,画稿蓼花滩”以寺庙的钟声和蓼花滩的画面收束全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流露出一丝孤寂和离愁的情绪。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一幅秋日山林的美丽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崇高的志向。

《乡试赋得霜高初染一林丹》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的作品,也是其个人情感、理想抱负以及时代背景交织在一起的产物。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清末近现代初期社会的风貌以及诗人的个人情怀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