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尽清霜染,初成一树丹。
秋痕增绚烂,天意洗荒寒。
蠹叶披云锦,虬柯灿海珊。
燕脂谁乍洒,雁影昨低盘。
斜照中边彻,西风昼夜乾。
斋钟枫阪寺,画稿蓼花滩。
绮丽春光并,高华晚景难。
瑰材逢圣代,臣节寸忱殚。
乡试赋得霜高初染一林丹
费尽清霜染,初成一树丹。
秋痕增绚烂,天意洗荒寒。
蠹叶披云锦,虬柯灿海珊。
燕脂谁乍洒,雁影昨低盘。
斜照中边彻,西风昼夜乾。
斋钟枫阪寺,画稿蓼花滩。
绮丽春光并,高华晚景难。
瑰材逢圣代,臣节寸忱殚。
注释:乡试后赋得一首《霜高初染一林丹》。费尽了清霜来染,刚长成一棵树,就呈现出红艳的色泽。秋天的叶子增添了绚烂的色彩,仿佛是大自然在洗净一片荒凉的寒冷之地。树叶被风吹得好像披上了云彩织成的锦绣,枝条像珊瑚一样灿烂。燕子的胭脂什么时候才洒下来呢?大雁的影子昨天还低低地飞着。斜斜的夕阳把大地都照亮了,西边的秋风从早到晚都在吹着。我在山脚下的寺庙里斋戒的时候,看到岸边的柳树和水边的蓼草。美丽的春光与这壮丽的景色一起出现,而傍晚时分那高高的、华美的景色却是难以企及的。我这样的奇材有幸遇到了圣明的时代,但是忠诚的心志已经被消磨殆尽。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参加科举乡试后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山水美景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霜降之后树木的颜色变化和秋天的景象。诗人以清霜为笔,将树木染成了红色的色彩,表现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之情。此外,诗中还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色,以及夜晚西风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最后,诗人用“绮丽春光并”和“高华晚景难”两句,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无奈的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