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捉入官,山水跃过屋。
崩岩破云下,压倒数行竹。
溪沙或改道,岸蹊欻成谷。
独有千仞崖,长悬三叠瀑。
坐我石床安,饮我茶灶熟。
感彼怀久要,愧兹恋微禄。
得归复舍去,既至不遑宿。
请留息壤盟,勿为山灵辱。
谒假过家人小雄山留题听水第二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谒假过家人小雄山留题听水第二斋》是清代诗人郑燮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与家人朋友共游山水的乐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一、诗歌原文:
谒假过家人小雄山留题听水第二斋
二、诗歌鉴赏:
主题表达:郑燮通过这首作品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文环境的深厚感情。通过对小雄山的探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及与亲朋好友间的深厚情谊。
意象运用:诗中“谒假”一词表明了诗人有特定的访问目的,可能是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慰藉或是对友人的一种拜访。而“听水”则暗示了与自然水体的互动,反映出作者对和谐共生的追求。
语言特色:诗句流畅,字词选择讲究,既有古典文学的韵味,又不失现代感。如“听水”两字,既指听觉上的倾听,也象征心灵的静谧和宁静。
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山水诗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旨在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情感、寄托志向。《谒假过家人小雄山留题听水第二斋》中的自然元素与人文情感的结合,反映了诗人对传统山水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艺术价值:此诗不仅在内容上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志趣,而且在形式上也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例如,使用对仗工整的律诗格式,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审美特点。
《谒假过家人小雄山留题听水第二斋》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一个时代的声音。它不仅记录了郑燮个人的情感与志向,也承载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与精神。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够窥见古人对自然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