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春行不留,胡子未为恝?
矧兹岵屺望,久矣昏晨缺。
亭林伤陆沈,益惧人纪绝。
嗟君一束管,沥尽方寸血。
东风日夜吹,新绿柳成列。
庐阜吾能忘,西山子忍诀?
载书寿二老,世事不可说。
或者念我曹,谢祠花底别。
送胡瘦唐归江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代诗人陈高的《送胡瘦唐归江西》赏析
元代诗人陈高,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其作品《送胡瘦唐归江西》是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首联“落日乌纱帽,西风白布裘”,描绘了胡瘦唐在离别之际的形象,通过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夕阳下的官员形象,以及西风吹拂的布衣,共同构成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充满诗意的画面。
颔联“吏才兼翰墨,羁旅亦风流”,则进一步丰富了对胡瘦唐人格特质的描述。不仅展示了他的才华与学识,也反映了他在旅途中的独特风采,这种才华与风流并重的人物形象,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颈联“听雨留僧寺,看云忆故丘”,则是对胡瘦唐离别情绪的细腻描摹。通过听雨、留僧寺等细节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而“看云忆故丘”则透露出他对于故土的深情回忆。
尾联“他乡同泛梗,那忍送归舟”,更是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惜别之情。在这里,“他乡”与“归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体现了胡瘦唐身处异地的无奈,也凸显了他对于家乡的眷恋。最后一句“那忍送归舟”,更是将离别的情绪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痛楚。
陈高的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更通过真挚的表达方式,传递了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情感纽带。通过对胡瘦唐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友情、故乡与人生道路的深刻感悟,使得《送胡瘦唐归江西》成为一首流传百世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