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轩举医隐庐

力子治小学,而以通于医。
五十守田里,不与金门期。
偶为人海游,想望中兴基。
儒术世弗尚,顾被方技知。
维时急变法,二圣方宵衣。
宗衮非间平,硕辅无韩琦。
大患讳自养,责效剂和微。
传宣无虚晨,赏赉使遝驰。
郭玉之所怖,越人固见几。
有庐城西南,爽垲于病宜。
花竹与果蓏,适情兼𤻲饥。
我来已改元,相见馀赍咨。
正有栋榱惧,岂徒弓剑悲。
省君插架书,犹是俸入遗。
窥源证诵籀,订赝穷轩岐。
此理东西同,新故何常师。
医国匪吾事,活人聊自怡。
每从谈姬岩,安能忘阳崎?
一壶处处可,所冀太平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力轩举医隐庐》并非文学作品,而是陈宝琛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作者:

  1. 作者简介
  • 陈宝琛: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
  1. 诗歌原文
  • 力子治小学,而以通于医。五十守田里,不与金门期。偶为人海游,想望中兴基。儒术世弗尚,顾被方技知。维时急变法,二圣方宵衣。宗衮非间平,硕辅无韩琦。大患讳自养,责效剂和微。传宣无虚晨,赏赉使遝驰。
  1.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此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变革的期望。他通过描写自己在社会中的经历,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希望。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改革的必要性。
  •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古诗形式,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哲理性。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叙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 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末民初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疾苦,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力轩举医隐庐》是陈宝琛的一首诗歌,而非文学作品。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个人理想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