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庵闲放学放翁,得画神貌适与同。
平生任天无宿物,不假战胜颜常丰。
年时比舍聚姻娅,我甫逾冠君方童。
何期垂暮挈子侄,还与割宅居西东。
顾予扈从滞渤碣,君尽日饮看霜枫。
杞忧屈问亦自哂,天纵不坠终梦梦。
昨来瞻觐退就我,积雪璀璀继以风。
围炉话旧间星相,寿夭齐视何穷通?
家山兵火勿复问,藏酝开瓮留一中。
从游邓尉恐无分,且共酒面灯前红。
贻书自号放庵而得改七芗画一树梅花一放翁便面宛肖其貌索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贻书自号放庵而得改七芗画一树梅花一放翁便面宛肖其貌索题》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一首五言古诗,收录于《升庵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对友人放翁的敬意。以下是诗歌的全文:
遗书自号放庵而得改七芗画一树梅花一放翁便面宛肖其貌索题
遗书自号放庵而得改七芗,
画一树梅花一放翁便面宛肖其貌。
索题,乃题此以寄情也。
我闻梅有六种:
其一曰腊梅,其二曰绿萼梅,
其三曰玉碟梅,其四曰素心梅,
其五曰黄香梅,其六曰红香梅。
余最爱梅花,
故以“梅花”名之。
古人有云:“梅妻鹤子”,
谓梅与竹、菊并称为“岁寒三友”。
梅之为花,不惧严寒,
独开百花之先,独自傲霜雪,
故为文人雅士所推崇。
吾友放翁,亦好梅者也。
他常说:“梅花虽小,但有气节。”
每当寒冬腊月,
放翁必赏梅饮酒,以此寄托情怀。
今日见放翁之画像,
面如其人,眉宇间流露出一种坚毅之气。
于是,我提笔写下这首诗,
以表达对放翁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