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武乡寄贺经桴迁居

莫上冈头,斗大城楼,吾颇乐之。每讼庭云散,仇书遣吏,寒斋月晃,洗斝呼儿。山倚北原,波环南郭,远眺沉吟也有时。恩君甚,把平安信报,邮递何迟。
徒居闻傍岩池。因蓦忆、垂髫侍塾师。有参天老桂,拾花槎粟,拂云修竹,缘蹬攀枝。墨易磨人,年催到老,髭染成霜鬓似丝。迁莺喜,愿林中草木,岁晚培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武乡寄贺经桴迁居》是陈祖绶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他对武乡的深厚感情和对迁居生活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的内容、创作背景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1. 作者简介
  • 陈祖绶,字伯印,号墨农,浙江永嘉人,清光绪十八年进士,曾任山西知县及温州府中学堂监学。他的诗词作品丰富,包括《东瓯选胜赋》《墨宦文抄》一卷等。
  1. 词作原文
    莫上冈头,斗大城楼,吾颇乐之。 每讼庭云散,仇书遣吏,寒斋月晃,洗斝呼儿。 山倚北原,波环南郭,远眺沈吟也有时。 恩君甚,把平安信报,邮递何迟。 徒居闻傍岩池,因蓦忆、垂髫侍塾师。 有参天老桂,拾花槎粟,拂云修竹,缘蹬攀枝。 墨易磨人,年催到老,髭染成霜鬓似丝。 迁莺喜,愿林中草木,岁晚培滋。

  2. 文学赏析

  • 此词展现了作者对于武乡自然风光的热爱,通过对武乡山水的描绘,传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在词中,陈祖绶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画面中。
  • 词中的“斗大城楼”与“寒斋月晃”等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古朴的意境,也反映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厌倦。
  • “山倚北原,波环南郭”等诗句,巧妙地运用了地理位置的描述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变化,从对讼庭的繁忙感到对山林的宁静喜爱。
  • 整首词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新生活的适应与期待。
  1. 历史价值
  • 《沁园春·武乡寄贺经桴迁居》不仅是陈祖绶个人情感的真实记录,也是研究其文学创作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陈祖绶的创作风格及其时代背景。
  • 此词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颂以及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具有普遍性,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1. 文化意义
  • 作为文学作品,此词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涵,反映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山水情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
  • 词中对武乡的描绘不仅仅局限于自然风光,还包含了社会人文的元素,如邻里关系、师生情谊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沁园春·武乡寄贺经桴迁居》不仅是陈祖绶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陈祖绶及其生活时代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