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钱塘翁武原同知黄州

御柳宫莺媚远天,金箫玉管醉离筵。
青春佐郡名方起,彩笔题诗句可传。
两岸野花弦子国,五更新月楚人船。
黄州尔去应怀古,铁戟消沈又几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钱塘翁武原同知黄州》是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他是清初著名的词人和骈文作家,曾参与修纂《明史》。他54岁时才入仕途,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在任上,他勤勉尽职。
  1. 作品原文
    御柳宫莺媚远天,金箫玉管醉离筵。
    青春佐郡名方起,彩笔题诗句可传。
    两岸野花弦子国,五更新月楚人船。
    黄州尔去应怀古,铁戟消沈又几年。

  2. 作品鉴赏

  • 艺术风格与手法:《送钱塘翁武原同知黄州》展现了陈维崧典型的豪放派诗词风格。全诗意境高远,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 文化背景与内涵:此诗创作于康熙年间,陈维崧作为一位词人和骈文作家,他的诗词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理想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送钱塘翁武原同知黄州》不仅是陈维崧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清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作品,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时代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