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翁村时方刈稻苦雨不绝词纪田家语

为君诉。今年东作,满目西畴,尽成北渚。雨翻盆势欲浮城去。
香稻波飘,都作沈湘角黍。咽泪频呼儿女,瓮头剩粒,为君殷勤煮。
话难住。茅檐点滴,短檠青荧,床上无干处。雨声乍续啼声断,又被啼声,剪了半村雨。
摇手亟谢田翁,一曲淋漓,不抵卿言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宿翁村,时方刈稻,苦雨不绝,词纪田家语》是清代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写农事活动和自然景观,以及作者在农村的所见所感,展现了清代农民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的严酷,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首词的内容:

  1. 作者背景: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他早慧,自幼有神童之称。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加修《明史》。他的文学成就极高,尤长于词及骈体,有《迦陵文集》《迦陵词》《湖海楼诗集》等。

  2. 诗词内容:该词以“夜宿翁村,时方刈稻,苦雨不绝”为开篇,描绘了一幅农村劳作的画面。接着通过“今年东作,满目西畴,尽成北渚”等句子,表达了对农民辛勤付出的感慨。而“雨翻盆、势欲浮村去。香稻波飘,都做沈湘角黍”则形象地描述了雨水冲刷农田的景象。最后,“咽泪频呼儿女,瓮头剩粒,为君殷勤煮”等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与不舍。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文学技巧:陈维崧在这首词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拟人等,使得整首词充满了生动性和形象性。同时,他也擅长运用典故和历史元素,使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此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时方刈稻,苦雨不绝,词纪田家语》不仅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清代农民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的严酷,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也可以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